备战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巩固训练(人教版)-压强
1、单选题
1.落满树叶的道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经过时,树叶会( )
A. 从路边“吸向”车旁 B. 从车旁飞向路边
C. 只向上飞扬
D. 不受影响
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较宽 B. 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 大型平板车装有不少车轮 D. 石磨的磨盘做得非常重
3.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倒置过来,这个时候,水对容器底部的重压和压强将()
A. 重压增大,压强减小 B. 重压减小,压强增大
C. 重压不变,压强增大
D. 没办法确定
4.下列装置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地漏
B. 自制充气压力计
C. 自动给水装置
D. 拦河大坝
5.下列可以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
B. 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C. 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D.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6.一木箱水平为50千克,一个同学用200牛的力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提木箱,此时木箱对地面的重压是( )
A. 490牛 B. 690牛
C. 200牛
D. 290牛
7.下列实例中,是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装有宽大的路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斧刃磨得非常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8.下列生活实例与运用的物理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借助了减小重压来减小压强的道理
B.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借助了大方压强有哪些用途
C. 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因为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借助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9.探究“重压用途成效影响原因”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实验中,依据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来比较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办法是控制变量法
B. 通过甲、乙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重压越大,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越明显
C. 实验乙、丙研究了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 比较小桌在图丙中海绵和图丁中木板下陷的程度可知P丙大于P丁
2、多选题
10.如图所示,水平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倒入等量的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底部的重压F甲>F乙 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 容器对桌面的重压F′甲<F′乙
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A、B两种不同液体。将甲、乙两个一模一样的厚底玻璃杯杯口向下,沿竖直方向缓慢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后,两玻璃杯杯口压在容器底部,甲杯内的液面低于乙杯内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杯内的气体压强大于乙杯内的气体压强
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
C. 容器底部上表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
D. 甲杯对容器的重压大于乙杯对容器的重压
12.如图所示,是一个蓄水箱示意图,箱内装满水,M、N是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点,K是阀门,K关闭时M、N两点的压强分别是PM、PN , K打开流出水时,M、N两点的压强分别是PM′、PN′,则( )
A. PM=PN B. PM>PN
C. PM′=PN′
D. PM′>PN′
13.汽车上涉及到很多物理常识,其中剖析正确的是()
A. 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一直往外飘是由于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汽车遥控钥匙是借助超声波进行工作的
D. 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来增大压强
14.有关大方压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方压的数值在不一样的地方一般不同 B. 同一地方大方压也在不断变化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方压的数值越大 D. 一个标准大方压等于76cm水银柱
15.下列实验中,可以用来证明大方压强存在的是( )
A. 瓶中燃烧浸过酒精的棉花,鸡蛋剥皮堵住瓶口,鸡蛋被吸入瓶中
B. 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迅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
C. 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将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橡皮膜向下凸出
D. 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3、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假如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书对桌面的重压________;压强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底面积和水平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水平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_p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2016•广安)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高压锅”中的“压”字的意思指的是________(选填“压强”或“重压”);“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只节省了时间,更节省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借助了“充气压力增大,沸点________”的原理(选填“升高”、“减少”或“不变”)
19. 最早测量大方压的实验是________。一个标准大方压约是________pa , 这等于________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该实验中,若实验前玻璃管内水银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________;若将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
20.住宅小区里有小石子铺的路,如图,穿着软底鞋或光着脚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脚底对石子重压___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脚底与石子的接触面积________ ,压强________ ,从而对脚底的刺激增强。
21.如图所示是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行的情景,运动员特有些姿势与滑雪板的组合与飞机的机翼很像,能使他在空中滑行更远的距离.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角度剖析:这是因为运动员背上的空气流速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雪板下面的空气流速,从而产生向________的力.
4、实验探究题
22.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应使用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3)由 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
(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每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5)维持金属盒地方不变,若在图乙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后,则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会________。
5、综合题
23.一个底面积为1×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12cm,内盛有10cm深的水,如下图所示,(容器的重不计,g=10N/kg).
求:
(1)容器底遭到的压强;
(2)容器底遭到的重压.
24.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底面积为50cm2 , 内装400mL煤油,煤油的深度为10cm,烧瓶放置在表面积为100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自重和容器的厚度均可忽视不计(g=10N/kg,煤油的密度ρ煤油=0.8×103Kg/m3 , ).试求:
(1)煤油对烧瓶底的重压;
(2)桌面遭到的压强.
答案
1、单选题
1.【答案】A
【分析】【解答】解:汽车驶过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其它地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树叶遭到的压强差不同,重压差不同,树叶被压向汽车行驶的地方.
故选A.
【剖析】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汽车驶过地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压强减小,小于周围的压强.
2.【答案】D
【分析】【解答】A. 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重压肯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来减小压强的;
B. 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重压肯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来减小压强的;
C. 大型平板车装有不少车轮,是在重压肯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来减小压强的;
D. 石磨的磨盘做得非常重,是在受力面积肯定时,通过增大重压的办法来增大压强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剖析】增大压强办法 :S不变,F↑;F不变,S↓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办法则相反.
3.【答案】B
【分析】【解答】解:(1)正放时,水的深度小,倒置后水的深度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重压有两部分组成,即是该容器两侧壁的重压与容器内水的重力之和,故重压大于重力,
倒置后,液体对容器底的重压是容器底正上方那一块圆柱形的水的重力,而其他的水压到了容器的侧壁上,所以水对容器底的重压变小,小于自己重力;
故选B.
【剖析】(1)倒置后,液体深度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遭到液体压强的变化状况;
(2)倒置后容器底遭到的压强变大,但受力面积变小.若借助F=ps,则不好判断重压的变化状况.对于这种上下口不同大的容器,可以通过比较对容器底的重压与液体重的大小关系,得出倒置前后对容器底的产生的重压大小关系.
4.【答案】A
【分析】【解答】A、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征,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符合题意;
B、自制充气压力计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征,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自动给水装置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征,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D、拦河大坝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征,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剖析】连通器的概念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认清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日常应用连通器的还有:乳牛自动喂水器、自来水的水塔和水龙头、过桥涵洞、洗手盆的回水弯等等.
5.【答案】D
【分析】【解答】解: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什么原因:液体内部压强伴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错误; 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借助大方压强,故B错误;
C、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这是借助充气压力大、沸点高的特征,故C错误;
D、风沿着外墙吹过时,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遭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故D正确;
故选D.
【剖析】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进行判断.
6.【答案】 D
【分析】【解答】解: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况,物体处于平衡状况,因此物体遭到平衡力用途;即G=F支+F拉;F支=G﹣F拉=50kg×9.8kg﹣200N=290N;
木箱对地面的重压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用途力,大小相等,为290N;
故选D.
【剖析】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况,所受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合力.
7.【答案】 C
【分析】【解答】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路履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斧刃磨得非常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剖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原因:重压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办法:在重压肯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增大重压来增大压强;(3)减小压强的办法:在重压肯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减小重压来减小压强.
8.【答案】 A
【分析】【解答】解:A、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借助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道理,而不是减小重压,故A错误;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借助了大方压强有哪些用途,故B正确;
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可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故C正确;
D、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借助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使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升力,故D正确.
故选A.
【剖析】(1)减小压强的办法有减小重压和增大受力面积;
(2)吸盘挂钩借助了大方压强有哪些用途;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9.【答案】C
【分析】【解答】解:A、甲、乙、丙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使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
B、由甲、乙实验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重压越大,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越明显,选项缺少结论成立条件,故B错误;
C、实验乙、丙研究了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控制重压大小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C正确;
D、实验丙、丁中重压和受力面积大小都相同,依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可知,海绵和木板上上遭到的压强是相等的,即P丙等于P丁 , 故D错误.
故选C.
【剖析】(1)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使用了转换法;(2)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重压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重压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重压的大小不变;(3)影响压强大小的原因是重压和受力面积,依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判断海绵和木板遭到的压强关系.
2、多选题
10.【答案】B,C
【分析】【解答】由题知,两容器均为圆柱形,所以容器底遭到的重压等于液体的重力,而两容器中液体的水平相等,所以 F甲=F乙 .
由图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 , 由p=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容器水平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重压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答案为:BC.
【剖析】粗细均匀的容器中,容器底遭到液体的重压等于液体的重力,依据p=即可比较压强的关系.
11.【答案】B,C,D
【分析】【解答】A. 依据题意,静止后,甲杯内的液面低于乙杯内的液面,两杯内原有些空气体积相同,乙液面高,则空气被压缩更厉害,则压强大,A不符合题意;
B. 杯内空气增大的压强等于杯内外的液面高度差,乙杯肉外的液面高度差小,但压强大,依据 知,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B符合题意;
C. B的密度大,且深度相等,依据 可知,容器底部上表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C符合题意;
D. 乙杯内空充气压力强大,依据 知,乙杯遭到的向上的重压大,所以甲杯对容器的重压大于乙杯对容器的重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剖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重压等于液体的重力,依据液体体积相同和密度的关系判断液体的水平的关系得知液体重力的关系;容器对桌面的重压等于容器重力、液体的重力和物体重力之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重压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和.
12.【答案】 AD
【分析】【解答】解:AB、当阀门K关闭时,M、N所处的深度相同,水的密度肯定,依据p=ρgh可知,K关闭时M、N两点的压强大小是PM=PN , 故A正确,B错误;
CD、K打开流出水时,M处的横截面积大,N处的横截面积小,同水平的水流过时,M处的流速小,压强大,N处的流速大,压强小,即PM′>P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剖析】依据液体压强公式剖析比较K关闭时M、N两点的压强;依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剖析比较K打开流出水时,M、N两点的压强.
13.【答案】 A,D
【分析】【解答】解:A、汽车行驶时,打开车窗,遮阳的窗帘一直往外飘是由于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选项正确;
B、汽车行驶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选项错误;
C、汽车遥控钥匙是借助红外线进行工作的,故C选项错误;
D、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AD.
【剖析】A、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剖析选项中描述的现象;
B、汽车行驶中,是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因此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遥控器都是借助红外线来工作的;
D、增大压强的办法:在重压肯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增大重压来增大压强;
14.【答案】 CD
【分析】【解答】解:A、对于不一样的地方,大方压一般不同,故该选项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B、同一区域大方压与天气、温度等原因有关,所以同一区域大方压也是变化的,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大方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充气压力越小,故该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一个标准大方压等于76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故该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CD.
【剖析】空气具备重力且具备流动性,这是大方有压强是什么原因,并且大方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即便在同一区域大方压也是变化的.
15.【答案】AB
【分析】【解答】解: A、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瓶内的棉花停止燃烧,瓶内气体温度减少,压强减小,此时瓶内充气压力小于瓶外大方压,在大方压有哪些用途下鸡蛋被压入瓶中.故A符合题意;
B、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迅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是由于水排出了杯子内的空气,在大方压有哪些用途下纸片掉不下来,说明了大方压强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将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一个向下的压强,与大方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玻璃板与水面接触时,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用途力,当用力向上拉时,除重力外,还要克服水分子间有哪些用途力,所以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要大,反映了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有哪些用途,与大方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剖析】大方压强是因为空气具备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比如吸盘、瓶吞鸡蛋、马德堡半球实验等.
3、填空题
16.【答案】不变;变大
【分析】【解答】解: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书对桌面的重压等于书的重力,不改变,但受力面积减小,所以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剖析】压强与重压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17.【答案】小于;等于
【分析】【解答】已知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水平的不同液体,由题图可以看出 ,依据
可得,
,由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因为A、B两容器的底面积和水平都相同,容器内液体水平相等,它们对桌面的重压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
故答案为:小于;等于.
【剖析】(1)第一依据两种液体的体积、水平关系比较得出它们的密度关系,再依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的关系;
(2)第一明确,两个容器与所装液体的总水平相同,即重力相同,可看出它们对于水平面的重压的大小关系,再依据已知的容器底面积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公式p=比较出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18.【答案】压强;升高
【分析】【解答】解:
高压锅密封性非常不错,锅内充气压力可以超越标准大方压,所以它是借助增大压强,使沸点升高的原理来更快煮熟食物的.
故答案为:压强;升高.
【剖析】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充气压力有关:充气压力越高,沸点越高.此题考查的是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基础题的考查,困难程度不大.
19.【答案】托里拆利实验;;
;小;不变
【分析】【解答】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借助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方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
,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方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
。
玻璃管内的水银是被外面大方压支持着的,若管内是真空,则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方压强;假如水银没灌满,里面有气体,会使测量值偏小;若将玻璃管倾斜一些,大方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水银槽底部遭到水银的压强也不变,但玻璃管内水银的长度会变大一些。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实验; ;
;小;不变。
【剖析】测定大方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面大方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状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与管的倾斜度、地方的深浅、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与管的粗细均无关.
20.【答案】 不变;减小;增大
【分析】【解答】人在路面行走时,人对地面的重压不变,当穿着软底鞋或光着脚走到有小石子铺成的路面上时,脚底对石子重压没改变(重压等于人的自己重力),脚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压强增大,能起到按摩保健有哪些用途
【剖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原因:重压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2)增大压强的办法:在重压肯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肯定时,增大重压增大压强.
21.【答案】大于;上
【分析】【解答】解:运动员如图所示的姿势,使背上流过的空气流速大于从滑雪板下面流过的空气流速,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
故答案为:大于;上.
【剖析】依据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来剖析此题.
4、实验探究题
22.【答案】(1)深度
(2)乙丙(或乙丁)
(3)无关
(4)相等
(5)变大
【分析】【解答】解:(1)甲乙两图中液体的密度相同,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同,U型管两边的液面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2)乙丙或乙丁两图中液体的密度不同,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U形管两边的液面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容器的形状不同,丙、丁两图中U型两边的液面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4)由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原因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每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
(5)维持金属盒地方不变,若在图乙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后,液面上升,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增大,即压强计的金属盒处的压强增大,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变大。
故答案为:(1)深度;(2)乙丙(或乙丁);(3)无关;(4)相等;(5)变大。【剖析】(1)、(2)、(3)依据控制变量法剖析得出答案;(4)、(5)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原因:液体的密度、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5、综合题
23.【答案】 (1)解:容器底遭到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103Pa
(2)解:依据p= 可得,容器底遭到的重压:
F=pS=1×103Pa×1×10﹣2 m2=10N
【分析】【剖析】(1)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借助p=ρgh计算容器底遭到的压强;(2)依据p= 计算容器底遭到的重压.
24.【答案】(1)解:煤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0.8×103kg/m3×10N/kg×0.1m=800Pa;
依据p= 可得煤油对容器底的重压:
F=pS容=800Pa×50×10﹣4m2=4N.
答:煤油对烧瓶底的重压为4N;
(2)解:煤油的体积V=400mL=400cm3=4×10﹣4m3 , 由ρ= 可得,煤油的水平:m煤油=ρ煤油V=0.8×103kg/m3×4×10﹣4m3=0.32kg.
煤油的重力:G煤油=m煤油g=0.32kg×10N/kg=3.2N,
容器自重可忽视不计
则烧瓶对桌面的重压:F′=G煤油=3.2N,
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p′= =
=640Pa.
答:桌面遭到的压强为640Pa.
【分析】【剖析】(1)已知煤油的深度,依据公式p=ρgh可求煤油对烧瓶底部的压强,再借助公式F=pS可求煤油对烧瓶底的重压.(2)烧瓶对桌面的重压等于烧瓶和煤油的重力,依据公式p= 求出烧瓶对桌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