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遇危机,40岁决定考研
2004年首次考研前,赵翔宇已经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了16年的声乐课,并且在2003年拿到了川音声乐的本科学历。促进他考研的,是教师生涯的危机。当时,他任教的学校正处于中专向大专的转折期,他能上的课极少,“每月只能拿60%的薪资,最低时还不到1000元,也不可以评职称。”校领导在会上强调,学校要从单一的川剧进步到多专业教学,老师也要紧跟年代武装头脑。
“那需要要学习了,保住饭碗。”赵翔宇动了考研的念头。他决定考川音声乐专业的美声方向,考试时要唱6首歌,包含3种外国语言的歌曲,赵翔宇选了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于半场音乐会。
但首次考研,英语成了“拦路虎”。“我的英语还停留在高中水平,小时候也没学扎实,底子太薄。”赵翔宇回忆说,考场上看着英语卷子,“脑壳完全都是晕的”,初次考研失败在赵翔宇的意料之中,他决定来年再战。
但他没想到,这条考研路,他一走就是10年。
为省钱考研,到今天住在蜗居里
考声乐系研究生,单独请老师指点是需要的。幸好,赵翔宇在川音读过本科,认识不少声乐系老师,他就挨个求教。不过也有尴尬,“遇见不熟的老师,特别是比我年轻的,人家第一就怀疑我40多岁还能考研?”由于平时要教课,赵翔宇只有周末学,最初还想在川音琴房学,后来就只去老师家,“年龄大了,也怕其他人笑话。”赵翔宇说。
除去请老师指点,赵翔宇还要请钢琴伴奏,每周练一次,200元~300元一节课,如此一来,他的生活本钱立刻增加,“每月2000元用来学唱歌一定有,备考最紧张的两个月,花销在4000元~5000元。”为了省钱,赵翔宇把生活过得非常“枯燥”:作为教师有两个假期,同事都去外地旅游,但他基本不动,去得最远的是峨眉山。到今天,他也没买车,住在学校分给他的40平米的小屋里,“我也不去打牌,有钱都拿来交学费。”
在赵翔宇同科室的一位女同事看来,他性格有点一根筋,可能正由于这点,“他认准的事情就一直做,才有了这类年的坚持。”这种令同事佩服的坚持,其实也非常孤独。10年里,赵翔宇一个人生活在成都,亲戚都在老家遂宁射洪。考研总在寒冬,他本来就清瘦,抵抗力不好,“连续3年,我每到考试前就感冒,连着输液都不见好,嗓子彻底就废了。”
上课有什么感受?“同学都喊我叔叔”由于底子薄,声音条件也不占优,赵翔宇不是文化课过不了,就是专业课差点。好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饭碗倒一直都在,“我一个人都怀疑,如此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过去,他去夜店驻唱过或弹钢琴,还被省歌舞团借调过当跑龙套的演员。试了一些职业,赵翔宇还是想当个好老师。如此努力了10年考了8次,今年5月,当他了解被川音录取时,内心反而少了狂喜,“倒是感觉有重压了,研究生要考试、写论文、开音乐会,我50岁了,其他人背一遍的东西,我要背三遍,未来的学习困难。”
本周,赵翔宇开始到川音上课。拿到的课程表显示,这学期他共有6门课12个学分,集中在周一和周二。原本,有门公共课是周四上,但赵翔宇周3、周四需要回学校教课,他就筹备把这门课选到下学期再上。上学第一天时,导师选择结果还没有出来,他就先和同学们一块排练歌曲,问跟比自己矮了一辈的同学站在一块什么感受,赵翔宇嘿嘿一笑,“体检的时候,娃娃们都直接喊我叔叔喽。”